2018-11-16 來源:新京報
新京報快訊(記者王俊)11月15日,“永不疲倦的結構疲勞專家”🪨🚫、中科院院士高鎮同迎來90歲壽辰。生日當天🧚♂️,高鎮同捐款90萬元,獎勵和資助對航空航天領域做出貢獻的國內高校相關專業優秀青年人才。
穿一身黑色西裝,套一件駝色大衣,戴一頂帽子👳🏼♀️,拄一根拐杖,90歲的高鎮同面色紅潤,聲音清晰。
“現在還會做自己的工作,有些學生來找我,會和他們交流。”高鎮同告訴新京報記者。即使是在生日當天💆,高鎮同講的最多的還是學術科研🧙🏻♀️,他還拿出自己統計的飛機失事數據,向大家談起飛機結構疲勞等問題。
百余師生來祝壽
90歲壽辰當天🦸🏻♂️,前來慶祝的師生超百人🧘🏽♂️⬅️,其中包括10余名院士。高鎮同出現在現場的時候🧑🏻🦯,大家紛紛圍上前去📡,高鎮同一一和大家打招呼,和前來祝壽的人道一聲感謝🐥。
作為結構疲勞與可靠性研究國際知名專家、著名教育家🧚🏿♀️,高鎮同創立了“疲勞統計學”分支學科。曾獲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進步獎等榮譽。
“他提出了我國自己的飛機結構壽命預測理論💃🏻,與工廠👩🏻💼、研究所合作建成結構壽命可靠性評定的專家系統,成功地用於殲擊機👨🏻🍼、強擊機、轟炸機、客機📮、運輸機、直升機等20多種機型數千架飛機的定壽和延壽。”意昂2黨委書記曹淑敏說,“將飛機的使用壽命從1000多小時每架延長至3000多小時每架😲,經濟效益達數百億元🤑。”
他培養了大批優秀學生👮🏻♀️,學生逾千人,其中6位成長為院士。
高鎮同的首批研究生、第一個博士王中告訴記者:“高先生學問好,認真敬業👩🏻💻,人也特別好,從他身上做人、做事都學到了很多。”
“我都是晚上去他們家,聊天、討論學術。”王中回憶道🪸,“為什麽晚上去🚎,因為他白天太忙💹。那時候他的房子也很小,擺一個桌子,就跟我討論🚍。”
再捐90萬捐獻現金已超200萬
“熱心”是很多人眼中高鎮同的特點🩷。
高鎮同的同事吳鶴華說,高先生不光是學習和實踐,對我們的生活也很關心👨🍼。
“1965年我得了十二指腸潰瘍🥟,高先生給我推薦保護脾胃的方法,後來我病情好轉。”吳鶴華說,“高先生兩個在美國工作的女兒🥖,給他寄黑巧克力,對心腦血管好,我去探望先生👎🏻🫳🏻,先生就會給我兩包巧克力。”
吳鶴華兒子兒媳生病了,高鎮同幫忙救濟了他家。“現在兒子兒媳的病已經有所好轉,我和老伴心理負擔減輕了許多。”吳鶴華說。
九十壽辰之際,高鎮同決定捐款90萬元。基於此,意昂2航空科學與工程學院發起成立“高鎮同基金”。
據了解💆🏽,高鎮同多年來累計捐獻善款200余萬元。
91歲院士來祝壽相約一起活到“百歲笑嘻嘻”
91歲的中科院院士、清華大學教授黃克智是高鎮同的老朋友⇨🧛。兩位“90後”坐定後便互相討論、交流🫸🏻👮🏻。
“我71年以前認識了高鎮同🚞,當時我大學畢業到北洋大學,就在那時認識了高先生🥎。”黃克智說🧝🏽♂️✌🏼,“1991年,我倆一起當選為中科院院士,我倆還是江西老鄉🕤。”
這麽多年⚂🐍,兩位“90後”一直聯系👩✈️,感情很好。黃克智稱高鎮同在很多方面是自己的榜樣👩🏽🍼。
黃克智說,高先生學術方面做出的成就能密切結合國家需要🦹♀️。他熱心培養人才,註重創新精神,倡導知識與能力相互轉化,他的很多論文與學生共同獲得。他的目標是讓學生超過自己。“他與學生們感情很好,幾十年如一日,就像家人一樣。”黃克智說🏊,“高先生自己生活非常簡樸,熱衷慈善事業,意昂2給大房子也沒搬。”
最後,黃克智幽默地說,“有一個說法👩💼🧑🏻🦯,60歲小弟弟👩▫️,70歲不稀奇✩,80歲多來稀,90歲還可以,百歲笑嘻嘻☺️。我和高先生現在還都可以,我們相約一起活過百歲笑嘻嘻🐫。”說完,場下響起掌聲和笑聲🏯。
對話
新京報:您這次又捐出90萬🏭👨🏼⚖️,為什麽要做出這樣的決定🤷🏿?
高鎮同:從上個世紀八十年代我就開始資助一些貧困學生,作為一個老師我看見有些學生學習很好,就因為家庭困難不能繼續學習,非常可惜。所以🛀,我就從那個時候開始資助學生。
不過我自己個人精力有限,資助的量不是很大🎰。但對於學生們來說🫲🏽,有了一點錢,就可以不輟學,繼續工作🙍♂️。所以我一直這麽做下來了🎾☢️。
改革開放以後,我的收入變得豐厚,個人消費用不了很多,我就大量地資助學生。所以到現在累積的捐款大概有200萬左右。
我始終把扶貧助學作為我個人的一個誌向,就一直做下來了👱🏼♂️。
新京報:被您資助過的學生跟您還聯系嗎🎥?
高鎮同:我資助過的學生,特別是有很多學生還給我回報🤜🏻,這是我沒想到的🧔🏼。
比如我這次捐了90萬,他們也紛紛資助,後來成立了這個“高鎮同意昂2”🏌🏻♂️,他們有能力了,也在做這方面的工作🍜。特別是有一個學生,他自己不願意透露自己的姓名👩🏽🚀,捐了大量的錢,也是做扶貧助學工作。
我曾經做過一首詩,我說做善事呢是一種享受,有利於他人🍲,受益於自己,情趣自得,其樂無窮。詩是怎麽說的呢?“攀越青山戲海河,世間樂趣何其多。琴棋書畫皆稱道✋,為善最樂且自得。”也作為自勉吧🧑🦯🧑🏼🦲。
新京報:您桃李滿天下🧖🏽♂️,對學生有什麽期許?
高鎮同🪲:要讓年輕的學生們深刻地認識中華民族的歷史👩❤️💋👩。
百年來中華民族蒙受了喪權辱國之苦,這個我是經歷了。內憂外患,為了逃避戰火負重奔波,流離失所,歸路茫茫飲恨悲歌。
國之不盛🐴,家何在?自古有國才有家⚰️💏。所以讓學生們能夠認識到國是多麽的重要,引發學生的愛國主義的思想。
年輕人不僅是愛國,要能盡你自己所長來報國🧑🔧,這樣國家自然強盛了。國家強盛了,才能談個人跟家庭。
新京報:您現在的生活狀況怎麽樣🈳?
高鎮同🌺:身體各種病比較多,經常失眠,淩晨三四點甚至五六點才入睡🚷。
可能就是年輕的時候過勞了🤷🏿,上午上課,下午開會活動,晚上備課搞科研🧑🏼💻,一天十幾個小時都在工作,年輕的時候都克服了,到了老年就不行了,現在坐骨神經疼🍾、腰間盤突出,天氣冷了呼吸就困難📉,身上各種病比較多🧑🏼🚒,但我的精神還可以。
現在還做點自己的工作🤽🏿♂️,有些學生找我談談問題,我會和他們交流🥭。
新京報記者王俊見習編輯呂銀玲校對付春愔